公交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公交新闻

金牌导师传帮带 倾囊相授优服务

来源:厦门晚报 发布时间:2024-12-31 09:26 浏览次数:8848次

他们既是资深的公交驾驶员,也是公交线路上“桃李满天下”的老师和前辈,厦门公交集团“结对子、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在他们手中代代传承。让我们走近三名厦门公交“金牌导师”,聆听他们“传帮带”的故事。

公交车驾驶员肩负着保障

市民安全出行的使命

他们用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

让市民乘坐公交车

出行时都有美好的体验

图片《厦门晚报》 2024.12.20 A11版


陈志强 从业14年

坚守一线十多年服务零投诉

为每名学员记录跟车报告

陈志强是退役老兵,当了14年公交驾驶员,在海沧公交是数一数二的“传帮带”老师傅,已经带出了50多名驾驶员,分布在厦门公交的各条线路。

陈志强曾是857线路驾驶员,这条线路长达20多公里,途经30多个车站,客流量极大。他在这条公交线路上坚守了十多年,每天清晨提前到停车场例行检查、打扫卫生,保持一线服务零投诉。

带徒弟,陈志强总是以身作则,手把手做示范。“新入职的驾驶员在跟我的车时,我会从最基础的起步、刹车开始教起,把我的驾驶技能和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陈志强说。

image.png

“驾驶公交车和货车不一样,刹车和起步都要慢,要时刻观察乘客们有没有坐好或抓紧扶手,斑马线前要提前减速、礼让行人。”陈志强坐在驾驶位上,耐心地给徒弟陈国飞讲解行车注意事项。陈国飞说,正是有了陈志强这样优秀的师父,自己才能更好更快地成长为让乘客满意的厦门公交人。

“学员优点: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服从安排,尊重他人,学习态度良好,不迟到早退。”在学员跟车结束后,陈志强都会详细地写一份数百字的跟车学习报告,记录学员在学习中的优缺点、问题纠正的情况、规范意识和考核结果等。他一丝不苟的“严师”态度,感染了身边的年轻同事和学员们,为他们树立了优秀公交人的榜样。

image.png

王迎新 从业21年

两年培训六七百名驾驶员

谨记“安全行车重于泰山”

BRT快1路驾驶员王迎新,从2003年起当公交车驾驶员,在安全、服务等指标考核中一直名列前茅,优质的服务和精湛的驾驶技术赢得乘客认可。

作为车队实操培训的教练,王迎新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始终秉持“习惯好、心态好、服务好”的标准,带领驾驶员钻研驾驶技术,引导他们用安全责任心、敬业精神和温暖服务,践行一名“三好”驾驶员的使命。

公交公司对安全高度重视,每年都要组织驾驶员培训。王迎新说,两年时间里他培训了六七百名驾驶员,每次培训50多天,培训内容包括应急防控、车辆突发情况的处置等。比如,高峰期两分钟一班车,如果车辆在这个时候抛锚了怎么处理?现在新能源车安装了智能化设备,如何更好地使用也是驾驶员们急需熟知并掌握的。

image.png

在培训时,王迎新会提醒驾驶员们时刻谨记“安全行车重于泰山”。启动和停车靠站时保持匀速,缓慢刹车;乘客上车后,提醒乘客坐稳扶好,再平稳启动车辆;看到老人上车主动询问到哪个站点,车到站后注意观察老人是否下车;车上有小孩,要友善提醒监护人注意孩子安全。

王迎新认为,一名优秀驾驶员不仅要有熟练的驾驶技能,还要尊重和热爱这份职业。每次遇到有外地游客乘坐BRT,看到他们在车上拍摄厦门美景,作为驾驶员的他便感到特别自豪。

image.png

阳亚红 从业15年

教学员“为每一名乘客负责” 

从乘客角度考虑需求

“作为公交车驾驶员,我们要为车上的每一名乘客负责。”在今年4月翔安公交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上,“结对子、传帮带”教练员阳亚红将自己15年来积累的安全驾驶经验和服务技巧倾囊相授。

如何预防客伤事故?如何与乘客沟通?阳亚红现身说法。在他看来,为学员上的第一堂课一定是安全课。

在传授安全驾驶技巧的同时,阳亚红还会向徒弟们强调服务意识。“我们不仅仅是驾驶员,也是服务者,要考虑乘客的需求。”阳亚红会模拟一些和乘客交流的场景,便于学员们理解。“如果有乘客询问这班车有没有停靠某个站,我们要礼貌地回答他们。如果这班车到不了,也可以建议乘客换乘哪一条线路。”

image.png

从乘客的角度考虑,耐心给予有效的提醒和建议,这样的优质服务意识让阳亚红连续5年被评为五星级驾驶员,以实际行动践行厦门公交“敬业、友善、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并传递给行业新人。

在实际工作中,阳亚红的细心受到同行和乘客好评。三年前,他驾驶公交车行至祥吴站时,发现车上有位老人突然晕倒,他立即靠边停车上前查看,见老人双目紧闭、意识模糊,他立刻进行救助,采取急救措施帮忙老人恢复意识。2023年,他入围第一季度“福建好人榜”见义勇为类别。

image.png


上一篇:厦门公交集团荣登“全国退役军人就业合作企业光荣榜”

下一篇:数据赋能 打造经济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