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公交 | 从岗位实际出发求创新,助力维修车间提质增效
技术也是生产力,技术创新就是生产力再造。翔安公交公司维修车间有一支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技术队伍。他们有敢于尝试、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
大小轮胎都拆装,技改焕发新活力
李良田,维修车间质检员,高级技师。技术上的问题,他喜欢研究,擅长用技术改造的方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翔安公交公司维修车间有一台大型轮胎拆装机QL380,主要用于公交车大型轮胎的拆卸和安装。大型轮胎拆装机的使用,使得公交车又大又笨重的轮胎更换工作变得又安全、又快速、又轻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轻了维修工的劳动强度。
李良田在轮胎管理工作中发现,大型轮胎拆装机虽然好用,但使用也有局限性,只能更换大型尺寸的轮胎,小型尺寸的轮胎就更换不了。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轮胎拆装机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用于拆装小车轮胎的小型立式轮胎拆装机;另一类是用于拆装大型轮胎的大型卧式轮胎拆装机。伴随着公交车小型化趋势,翔安公交公司也购置了一些小型公交车,这些车辆轮胎型号也较小,如果维修车间要更换这些轮胎,就得再购置一台小型立式轮胎拆装机。这时,李良田发挥他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强的特长,研究如何改造这台大型卧式轮胎拆装机,让它也能拆装小型轮胎。通过观察,他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夹具问题。大型轮胎拆装时,是通过轮胎拆装机的撑爪张开,卡住轮辋(钢圈)辐板内孔径进行固定和定位的。经测量,轮胎拆装机撑爪所能卡住的最小直径为10cm,而公司金旅XML6606JEVY0C1型车辆轮辋(钢圈)辐板内孔直径仅为7.0cm(轮胎型号为225/75R16),显然这种型号的轮胎是没办法使用该台轮胎拆装机进行拆装的。如果强行使用的话,存在安全风险——就是将撑爪直接卡在轮胎轮辋(钢圈)内圈,但这样的话,由于卡得不牢固,在拆装轮胎操作时,整个轮胎容易蹦出,发生危险。
仔细研究后,李良田觉得可以通过稍加改造,就能让大型轮胎拆装机也能拆装小型轮胎。改造的想法是:将轮胎拆装机的撑爪固定螺母加长,再加上一根延长螺杆轴、一个法兰、一个紧固螺母,采用螺丝锁紧、撑爪辅助定位的方式对轮辋(钢圈)进行紧固和定位。根据思路,他画出草图后,让车床师傅加工出几个部件来(如下图,左右滑动可查看更多)。将加工后的零部件安装后,进行测试,可行,没有问题,大型轮胎拆装机不能拆装小型轮胎的问题迎刃而解了。通过简单的技术改造,旧设备也能焕发新活力、创造新价值。“任何问题,凡是能用技术改造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李良田说。
流程再造强管控,科技赋能防风险
曾思凯,车技部车技专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翔安公交公司的“新生代”。他也是一个爱动脑、会思考的员工。2024年2月,为确保动火作业安全,杜绝未审批先作业的不安全隐患,根据集团安监部的安排,翔安公交公司接手动火作业审批平台建设。
接到任务后,曾思凯认真钻研,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就独立开发出简单实用的“动火作业审批平台”,经测试后,很快就在维修车间上线使用了。在3月5日召开的集团安全例会上进行了演示,受到了集团领导的肯定。
经过几次升级迭代,该平台已具备动火作业在线审批功能,并优化了动火作业流程,细化了动火作业前对作业环境清单化核查项目,强化了现场动火作业中的监管。而且增加了分级审批、可对动火作业人员资格的在线审查、节假日提升管理等级等功能,有效保证了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截至2024年12月,共完成线上动火作业审批233单。
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翔安公交公司多措并举优化创新氛围,鼓励员工从岗位实际出发积极创新,持续释放创新活力,助力公司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