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安全行车“十二口诀”知识竞赛活动
“安全行车就是行善”,既是驾驶员行车的理念准则,也是保障驾乘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交通秩序的基础。为深化“安全行车就是行善”理念,促进全体驾驶员深刻领悟、熟练掌握、主动践行“安全行车十二口诀”,切实提升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与规范操作能力,9月18日下午,翔安公交在公司四楼会议室开展安全行车“十二口诀”知识竞赛活动。各车队在前期组织开展“牢记安全口诀,践行行善理念”默写活动的基础上,优选覆盖主要线路的72名驾驶员代表参加了竞赛活动。
本次知识竞赛活动分为“竞赛动员、口诀默写、经验分享”三个环节,旨在深化驾驶员对安全行车理念的理解,将安全意识内化为自觉行动,通过推动驾驶员熟练掌握口诀内容,进一步规范驾驶行为,提升整体安全驾驶水平,同时营造"比学赶超"的安全学习氛围,增强驾驶员队伍的凝聚力与安全责任感。
竞赛动员:解读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首先,由安保部经理陈懋鋆介绍本次知识竞赛目的、流程,详细解读竞赛规则、答题规范与评分标准,确保竞赛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竞赛规则细节里藏着对“安全“的较真:答题时间为15分钟,漏写关键动词(如“一慢二看三通过”的“慢”“看”)算半错,字迹模糊导致歧义(比如把“避让”写成“癖让”)算全错,“因为路上多一个模糊的动作,就多一分风险”。
为了缓解竞赛驾驶员紧张的氛围,陈懋鋆说:“各位师傅平时手握方向盘保安全,今天握笔写口诀,写的不是字,是咱们路上的‘保命符’,是乘客的‘定心丸’——不用慌,把平时练的写出来就行!”
竞赛进行时:笔尖落纸间,是对安全的敬畏
话音刚落,竞赛正式拉开帷幕,工作人员两人一组,给驾驶员分发统一印制的答题纸和黑色水笔。会场瞬间静下来,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三个车队72名驾驶员代表齐聚一堂,以赛促学、以学促行,共同掀起一场安全行车知识的学习热潮...…
郭清江(725路驾驶员)拿到纸,先低头默念10秒,手指在桌面轻轻“划”着 “途经路口……”的顺序,才慢慢下笔,写得格外工整。
孙志国(759路驾驶员)下笔飞快,显然把“斑马线前安全文明礼让”刻进了心里,但写到“两秒安全确认”时,还是顿了顿,抬头想了想“两秒”的具体含义,才继续写。
几位传帮带教练员写完一句,会抬头停2秒,用铅笔在旁边轻轻标注“路口必慢”“雨天加倍小心”——那是他们想把日常驾驶的“小提醒”也一并记在纸上。
答题结束后,由工作人员统一收卷、密封、现场阅卷。
互动分享:从 “熟记口诀”到“主动践行”,把“行善”说透
阅卷间隙进行驾驶员经验互动分享,现场氛围从“严肃”转为“热络”,进入最“接地气”的互动分享环节——陈懋鋆笑着说:“刚才是‘写口诀’,现在咱们‘说口诀’,说说你们怎么把这些话用在马路上,让乘客、让路人感受到‘行善’。”
这些发自肺腑的分享引起了在场驾驶员的强烈共鸣,会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纷纷表示,他们的分享没有大道理,全是跑线时的真事儿,台下不少驾驶员小声议论:“康师傅说的路口减速,我之前没太在意,下次得改”“阳师傅说得慢,我也遇到过,要注意、“曹师傅的避让,确实暖”—— 这种“身边人说身边事”的分享,比单纯讲规则更有感染力。通过这样的交流分享,让大家更深刻地认识到安全行车的重要性,以及“安全行车就是行善”的深刻内涵。
竞赛结果:公布结果,洋溢着满满的获奖喜悦
经过由职能部室、车队人员组成的6人阅卷小组认真阅卷.......个人奖、团体奖结果终于出炉:
个人奖:按个人成绩得分最高排名前18名,第一名6人、第二名6人、第三名6人。
团体奖:祥新车队凭借总得分第一的优势摘得桂冠,祥马车队荣获第二名,祥大车队荣获第三名.......更让驾驶员们振奋的是奖励机制,祥新车队、祥马车队分别获得月度安全绩效加分。台下部分驾驶说:“下次我也得好好背,不仅为自己安全,还能给车队加分,值!”—— 竞赛的“激励效应”当场就显现出来。
总结展望:践行行善理念,让安全责任“落地生根”
最后,安保部经理陈懋鋆进行总结发言,他强调“安全行车十二口诀”凝练了安全驾驶的关键要点与实操精髓,是驾驶员日常行车的重要指引——不仅是操作指南,更应是驾驶员内化于心的职业素养;全体驾驶员主动践行安全行车“十二口诀”,把“安全行车就是行善”融入每一趟运营,以保障乘客与道路安全为最高责任,切实做到安全驾驶、文明行车。
这场“安全行车十二口诀”知识竞赛活动,不仅仅是一次“口诀测试”,更是一次“安全动员”:它让驾驶员们把口诀从“纸上”挪到了“心里”,把“行善”从“听说”变成了“经历”。而对翔安公交来说,这只是安全管理创新的“一小步”。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创新安全教育形式,使“安全行车”的基因融入每一趟运营、每一次驾驶过程中,让驾驶员主动践行“安全行车就是行善”的理念,用实际行动把每一位乘客平安的送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