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公交新闻

技术服务中心开展公交车车况检查与日常维护培训

来源:厦门公交集团 发布时间:2025-09-04 08:36 浏览次数:518次

夏季高温且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增多,为提升公交车驾驶员的安全操作技能,保障公交车的安全有序运营,翔安公交技术服务中心主动对接各车队的安全生产服务例会,组织开展了公交车车况检查与日常维护专项培训。培训采用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系统传授车辆安全检查要点和纯电车简单故障的排除方法,保障市民出行,筑牢安全防线。

image.png

培训全覆盖12场次理论与实操结合

培训共开展12场次,由技术服务中心的专业人员主讲,重点围绕公交车日常运营中车况检查与维护的核心环节,从出车前、行车中到收车后,全面梳理了安全检查的要点,内容详实且紧密贴合实际操作需求。

出车前检查安全行车的第一道防线

在培训中,技术服务中心的成员特别强调了出车前检查的重要性,将其比喻为“安全行车的第一道防线”。现场详细演示了绕车检查的规范流程:从车身外观的剐蹭和凹陷的细致排查,到后视镜、车灯和车窗玻璃的完整性逐一确认;从轮胎花纹深度和胎压状态的目测判断,到轮胎螺丝松紧的简易识别方法,每个细节都讲解得清晰易懂。

针对不同车型的油水液检查,培训特别区分了柴油车、油混车与纯电车的差异,明确指出纯电车需重点检查冷却液,而柴油车则需全面核查机油、燃油和冷却液等液位状态。

“启动车辆时,钥匙孔的四个档位都要分别停顿4-5秒,让设备和行车电脑完成自检。”技术服务中心的成员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小技巧,“这个小细节不仅能保护车辆电路,还能延长低压电池的寿命,咱们自家的私家车也同样适用。”此外,仪表盘指示灯的解读、制动系统的脚感判断、转向系统的顺畅度检查等关键操作,均通过实例讲解加深了驾驶员的记忆。

行车中观察早发现、早处理

针对行车中的安全观察要点,培训突出了“早发现、早处理”的原则。培训人员结合多年的技术经验,提醒驾驶员重点关注制动效果、转向精准度和车辆异响等异常情况,特别强调涉水通过时应低速匀速行驶,避免通过30厘米以上的积水路段;如遇车内进水或仪表盘报警,必须立即熄火并报修。

image.png

收车后巡查规范处置与故障反馈

收车后的巡查与故障反馈环节同样受到了重视。培训明确要求驾驶员在收车后再次检查轮胎的损伤和车底的渗漏情况,规范执行停车熄火的步骤,确保手刹卡紧以防止溜坡,关好车窗避免突发降雨导致的仪表盘进水、座椅积水等情况,并及时记录和反馈行车中出现的故障现象。

正如培训中强调的:“收车时多一分细心,第二天出车就多一分安心。”这一环节的严格把控,确保了公交车在次日运营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培训有成效驾驶员收获颇丰

培训结束后,驾驶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以前检查轮胎只看花纹和气压,现在知道通过螺丝旁的锈水就能判断是否松动,这些实用技巧太有用了。”一位资深驾驶员说道。

技术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表示,此类培训将常态化开展,通过持续强化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实操技能,确保每一辆公交车都保持最佳运营状态,为市民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出行服务。

培训总结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人车合一”是驾驶员追求的最高境界, 驾驶员对车辆性能了如指掌是“人车合一”的基本要求。此次培训不仅夯实了驾驶员的车辆维护知识、提升了简单故障的排除能力,更强化了“安全第一”的运营理念、促进了“人车合一”。从出车前的细致检查,到行车中的谨慎观察,再到收车后的规范处置……每个环节的严格把控,既是人与机器相互感知的默契,也是公交车安全运营的坚实保障。



上一篇:BRT17周年主题车身等您来打卡!同步首发主题e通卡

下一篇:厦门公交集团召开安全管理平台项目建设启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