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公交新闻

助力营商环境 | 公交优先 市民乐享其“乘”

来源:厦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11-02 08:56 浏览次数:7316次

image.png图片《厦门日报》2024年11月1日 T08版

公共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者”,也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近年来,厦门公交集团始终坚持“人民公交为人民”,在保障公众基本出行服务的前提下,开展定制化出行服务业务,提升运营效率,满足市民更高层次出行需求,持续助力厦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厦门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推动城市公共交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image.png

解决园区“出行难”痛点

公交线路进企业、进园区,不仅更好地服务沿线企业员工、居民,还为园区营造了更加良好的经营环境。

从无到有——今年3月,厦门公交集团在同翔高新城火炬石墨烯产业园开通两条“微循环”线路:公交627路(厦门时代3号门环线)和637路(石墨烯产业园环线),方便园区厦门时代、海辰储能等企业员工出行。

image.png

家住龙泉公寓、工作在产业园的陈先生说,“637路公交车刚好经过我家,上下班都能享受到这份便利。”此前他上下班都要打车,在高峰期常常“无车可叫”。

从有到优——银城智谷、环东云谷是厦门科学城核心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常规公交“进园区、进企业”服务工作,厦门公交集团多次实地调研,结合园区需求及写字楼、公寓布设合理规划公交站点位置。

厦门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公交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供基本出行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和重大民生工程,除了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出行,还要用更加科学和精准的举措,持续推进园区及周边区域的公交出行服务。

当前,银城智谷、环东云谷2个园区的3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由73.34%增至99.26%,园区人员在公司楼下即可乘坐公交。

从优到精——正值出行早高峰,一辆M12路公交车停在地铁火炬园公交场站,不少乘客正陆续上车。从场站出发后,途经华荣路地铁站后,直接开进了厦门自贸片区象屿园区。

此前,园区的公交站点设置在园区外围的象屿路及长岸路上,今年4月底,M12路新增自贸金融中心站、屿北一路口站、自贸时代广场站,乘客可直达园区内的多处办公楼下。

image.png

乘客陈先生说,他在象屿园区上班,以前到了公交站下车,还要走路十几分钟才能到公司,“现在公交车直接开到园区里,很方便。”陈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相较原先自己开车上下班,如今通过“公交+地铁”出行,每月可节约出行成本六七百元。

创新发展定制化出行服务

对于上班族来说,通勤时间长短,无疑是影响工作日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如何破解通勤难题,这个问题引起厦门公交集团的重视。

自今年8月起,厦门公交集团陆续开通6条“D”字编码公交线路(通勤快线)。这6条线路,有的纵横岛内,有的连接岛内外重要客流集散地,运行距离都在20公里以上。

“通勤距离无法改变,但通勤时间可以减少!”厦门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通勤快线”开行前,工作人员进行充分调研,经广泛征求意见、反复沟通协商、多轮修改完善形成。

比如,D100路往返湖里高崎与思明厦大学生公寓,选取沿线22路、29路的大客流站点设计,方便殿前、寨上周边社区乘客往返思北、开禾路口周边写字楼;方便开禾路口、思北片区乘客快速往返软件园一期及厦门自贸片区象屿园区。

image.png

再如,D200路由原314路优化升级,往返邮轮中心码头与五通东宅,选取沿线24路、103路、752路等线路的大客流站点设计,方便仙岳路沿线及东渡片区乘客快速往返两岸金融中心片区核心区域周边的湖里万达商务区、厦航大厦、万科云玺等写字楼。

通勤快线好不好、快不快,乘客的感知最直接。从实际运营情况来看,因采用“城市快速路+减站提速”营运模式,“D”字头公交车在早晚高峰运行期间,较普通线路少用时至少20分钟。在通勤快线乘客微信群内,一名乘客说:“以往晚20分钟出门,必定堵在路上,到单位可能会迟到半小时,如今不仅可以不用着急出门,还能准点到单位,通勤焦虑一扫而光。”

image.png

营商环境建设永远在路上,厦门公交集团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在提升公交服务品质上求突破。

“对于园区内一些大企业、重点企业来说,常规公交线路无法满足员工上下班出行需求。”厦门公交集团同安公交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海辰储能公司的员工多达8000人,其员工的居住地遍布6个区,约3000人有强烈意愿乘班车上下班。

今年4月,厦门公交集团开通7条海辰定制线路,为企业员工上下班通勤打造“一站式”服务。目前,海辰定制线路日均载客量2934人,日均用车76台次,服务遍及全市6个区。

推动“公交+旅游”融合发展

29路公交是“网红线路”,被称为“1元海景公交”,以高质量的服务和沿途高颜值的海景赢得广大游客的青睐。

杭州游客李克在车厢内望着窗外掠过的风景感慨:“厦门公交29路在网上很火,1元钱就能享受一路海景,太值了!”江苏游客张伊丽说:“在厦门旅行,我深切感受到了乘坐公交车的便利,车辆到站时间精准、指示清晰,我都能快速找到目的地,旅游体验真的很棒!”

近年来,厦门公交集团通过“网红公交”“北站快线”“游客摆渡专线”等举措带动旅游公交发展,强化景点串联、高效换乘,深化景区公交线网体系建设。image.png

“厦门北站是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众多游客来厦的第一站。做好‘路地接续’服务,是我们的责任。”厦门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6月,厦门公交集团对北站快线全面升级,为到厦游客、往返北站和岛内的乘客提供交通换乘服务。“北站快线对游客来说很方便,站点覆盖厦门岛内多个旅游集散地和网红打卡点,还能根据乘客需求在沿途就近的公交站点停靠下客。”北站快线驾驶员徐宝印说。

公交场站是支撑公交运营的基础性设施。近年来,厦门公交集团加快并重点推进岛外新城、交通枢纽和轨道交通接驳配套的公交场站建设,已陆续启用地铁火炬园公交场站、邮轮母港公交场站、BRT同安公交场站、湖里公交生产生活基地等。

image.png

为带动区域整体发展,厦门公交集团分批调整相应的公交线路进驻场站,助力周边小区、商圈等新兴区域活跃人气、提振经济。今年9月底,结合厦门同安爱琴海购物中心开业,厦门公交集团同步启用了中海环东时代公交场站,并在智谷路的商圈旁增设“银城智谷爱琴海”站。

“无论是同安爱琴海、集美大悦城等新商圈,还是岛内万象城、宝龙一城等成熟商圈,均有常规公交线路覆盖,可达性良好。”厦门公交集团经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厦门公交将持续优化途经各大商圈的公交线路,打通商圈交通微循环,助力商圈公共空间品质提升。

助推新能源产业发展

自建自营便民充电站

10月22日,厦门海沧新城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简称“海沧枢纽”)荣获第二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image.png

从高空俯瞰,海沧枢纽简洁、大气,该枢纽是我省首个以复合型立体公共交通为主体、以“交通枢纽+商业中心+保障租赁+开放空间”社会公益性兼容商业经营性运作模式的现代化交通枢纽综合体。

image.png

海沧枢纽配置充电桩75枪,总功率2580千瓦,服务于海沧区纯电动出租车及网约车。这是厦门公交集团积极开展公交场站、充电站建设经营管理工作的一个缩影,更是助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秉持公交主业运营和服务社会大众双管齐下的原则,厦门公交集团着力打造“碳吉”品牌,向市民群众提供充电服务。当前,“碳吉充电”项目落地厦门北站、枋湖、第一码头、高崎T4等重要交通区域,29个自建自营的便民充电站为各类车型的能源补给提供了坚实后盾。


上一篇:媒体聚焦 | 滚滚车轮书写城市记忆 把线路开到乘客心坎里

下一篇:厦门公交集团开通六条“通勤快线”:定时定点 减站提速 提升市民群众出行效率